這幾天數字貨幣這個新聞很火爆,也有不少朋友問了相關的問題。
最早數字貨幣是2014年就已經提出了這個概念,2019年數字貨幣進度明顯加快。最近農業銀行內部測試央行數字貨幣錢包的功能頁面;蘇州部分地區的企事業單位人員,也以工資代發的形式,測試了數字錢包,5月份其工資中的交通補貼部分會以數字貨幣的形式發放。
有的朋友應該還記得,在幾十年前,我們把錢存銀行,銀行存款是不聯網的。比如說你在一家銀行網點辦理了儲蓄存折,之后取錢也是從這個銀行取,并不能隨意的跨行存取款。這是因為當時的銀行,甚至還是用紙質的記錄來統計大家的存款情況。之后一段時間,銀行也做了相應的技術改造,引入了電子記賬、服務器、網絡等。到了今天,我們可以實現在全國任何一個城市的銀行,進行跨行轉賬,甚至手機就可以做。
- M1,可以簡單理解為M0+活期存款?;钇诖婵?,放在銀行里,但可以很方便的變成現金。
- M2,可以理解為M1+定期存款。定期存款取出來沒那么方便,但也是社會財富的一部分。
所以實際上M1、M2,也就是活期定期,在過去的十幾年,逐漸實現了電子化。我們可以隨便在任何一家網點存取款。基于活期賬戶+轉賬,也發展出了現在火熱的電商支付,它的方便性有目共睹。所以,現在也輪到了M0 ,也就是可以用來支付、流通的貨幣,從紙質變成電子化。
但是數字貨幣比起現鈔,方便快捷,發行、印制等環節的成本大大降低,并且難以造假。像去年電影《無雙》中郭富城飾演的主角造假鈔的情景,以后會越來越少了。
我們支付的時候,直接從數字錢包中支付,只要有電就好,沒有網絡也可以完成交易。未來在推行數字貨幣的時候,會同步有一個數字錢包,也是官方統一發行。到時候工行建行等銀行、阿里巴巴騰訊等移動支付巨頭、移動聯通電信等運營商,也會參與到數字錢包的推廣中。未來每個人都會有一個自己的數字錢包,里面以數字貨幣的形式存放財富。每個人領到屬于自己的數字錢包,錢包里就可以放數字貨幣了,這些數字貨幣就是錢,可以花。其實具體數字錢包功能的使用上,跟現有支付渠道體驗類似。比如說看之前農行內測的圖片,掃碼支付、匯款、收付款等功能都有,很容易理解。還是用手機,還是支持常規的那些支付方式。只不過之前主要是一些公司提供這種功能,現在是國家出面提供了。
數字貨幣和比特幣等區塊鏈有什么關系呢?是不是意味著這些幣可以炒了呢?比特幣可以利用這種技術,央行發行數字貨幣,自然也可以利用這種技術。但這并不是對其他空氣幣、比特幣等的利好,反而是利空。因為數字貨幣的發行,意味著貨幣發行權。怎么會允許社會上有其他機構合法擁有貨幣發行權呢?所以數字貨幣的推行,并不代表之前的那些空氣幣、虛擬幣被官方認可。
是有利的,但不是所有銀行都參與,首批參與的主要是國有大銀行。數字貨幣和錢包的推廣,需要依靠大銀行。這對大銀行來說是一個提高客戶黏性的好機會。同時,數字貨幣也減少了之前紙質貨幣在流動過程中的成本,提高了銀行的運營效率。類似銀行之前的活期、定期賬戶從紙質變成電子化。這算是一個小利好,也不算太大的利好。
轉載自:銀行螺絲釘公眾號,如有侵權,請第一時間聯系刪除